《鉴赏和感觉》
想不出起什么题目好,就随便起了个题目做开头。
我对古玩的研究,只在于真假,是真的,我买进就不会吃亏,假的,就当交了学费,可能大多数人跟我是一样的心态,这些人统称为玩家。好了,有几个感慨,与坛友分享。
感慨之一,不要认为开古玩店的水平就很高。
不要认为开古玩店的水平就很高,我接触过无数的店家,其实,他们跟我们是一样的,也是在地摊上买来的,还有专门有人送货过来的,放店里就从地摊抬高了身价了,整天浸在里面,许多店家自己也搞不懂是真是假。
店家一般是这样的心态:能买出去,赚到钱的都是好东西。
世面上图录里的,眼睛常见到最多的艺术珍品,都成了仿制的对象,也是古玩店最想进的货,特别是能抄作的仿明清瓷器,更是古玩商们的热捧,漫天喊价,好多开古玩店的基本上都是从景德镇进的仿古瓷器,又往往被喊成天价,跟拍卖比较起来只有对半的价,还有好大的利润空间,好多人就抱着这种心态在拣宝,能拣一件漏,吃喝一辈子的想法,投机心理占大多数,再说到买卖古玩,有真懂的吗很少,十成里只有一成不到的是真懂,其他的都是来拣宝的,有人总结过一句话,买古玩玩的就是心理战,不管认识不认识,先打心理战,从心理和价格上去估量东西的真伪,包括现在的有些专家也是这种心态,不是去鉴定东西,先问买进的价格。再从价格上去判断东西,成了普遍现象。
感慨之二,不要过分依赖专家。
也不要过分依赖专家的鉴定,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一个人的研究方向是不同的,看东西也是不相同的,有专门研究瓷器的,也有专门研究铜器的,等等,分的再细的话,瓷器也有新老年代,有的研究原始瓷器,还有的研究明清瓷器,就现在马家窑,半坡都能成为一个点的研究对象,你让看马家窑的专家去看明清瓷器,除非他也有研究,不然也是不行的。
还有的是做纯学术研究的,有的因为工作关系的原因,职务的提升,成了专家,等等的原因。
而文物的涵盖是非常广阔的,从建筑,字画,石质,竹木玉铜瓷陶,等等方面包罗万象,要说精通,穷极一辈子都是做不到的,只能在某个方面去研究才会说有些精通,当然不可否认那些专家在某个领域中的研究成果,那些成果是经验,是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的经验,但不是绝对,看过观点,有的赞赏,有的留在脑子里,等有更好的解释出现,还有的时候,自己也会灵光一现的理解出来,所以,对每一件东西的看法也是有不相同的。
感慨之三,能拣到漏吗。
再说拣漏,能拣到吗还真有的事,机会加上运气,总有许多文物散落在民间,所以就前仆后继,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掉到沟里的以为到了另一个境界,就为了这一个漏,淹死了多少人,也不会说因为怕淹死就收手的,人性的贪婪,也就好比一场豪赌,相信更有后来者,用一句话来形容很贴切,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还有的人说,我买十几件,只要有一件我就赚了!市场疯了我还是相信有他好的一面,至少一个也别想漏过去了!全民皆兵,一只鸟儿也别想飞过去;但是,不要让投机心理再去伤害更多的人。也是我们一定要去面对的问题。
感慨之四,中央台前两年鉴宝栏目。
中央台前两年鉴宝栏目的侧重在发现和挖掘,而且宣传面侧重在发现价值上,造成了全民淘宝热,等到发现上当受骗的人多了,才调整过来,加大了宣传和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我喜欢看中央台十套的节目,那里多的是历史的讲解,看到大学教授讲解每个人的观点,感受着历史的猜测,中华古老文明的传承,很陶醉在里面,很喜欢探索。
感慨之五,拜老师。
其实学习和玩古玩,可以去拜老师,那些有真眼力的人,和每一个人交谈中,感受到点点滴滴的启迪,感受着不同人的观点,综合起来,就会有个最好的答案,再简单的方法就是真假对比,拿两件真的和假的放在一起对比,从很细微的地方就能发现破绽,每一件假的器物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破绽,可以从上面得到的信息很多,那怕是一粒砂,一个磕碰和几条蛛蛛丝,都在述说着它的经历,其实有许多东西我不认识,我只看上面的信息,有没有做过手脚的痕迹,而真品的感觉是沧桑岁月留下的,油然而生的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历史的印痕,一条蚯蚓爬过,留下了一道历史的印痕,古代艺术品,留存在现代,上面的信息是我们能和古人沟通的桥梁,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玩古玩,就是能感受到上面的气息,从而产生出的崇拜之情,把历史握在手心里的感觉,体会着先人的足迹。
感慨之六,仿古艺术。
而仿古的艺术,也就是现在的工艺品,是虚假的东西,在历史长河中也不胜枚数,是区别对待的东西,对于现在出现的所谓的古玩,有的是不堪入目,我记得有一篇文章是写一个瞎子闻人家的文章就能知道好坏,其实人的境界到了一定的程度,是能感受到的,那些所谓的古玩,只要看一眼,就不想再看第二眼,污秽不堪,连工艺品都算不上,纯属假冒伪劣的东西,还有不想看的原因还是在情感上的因素,,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什么是艺术,就是能卖钱的都是艺术,好一点的卖个好价钱,差一点的,只要能卖钱,管他是谁在上当,这是一个永远也说不清的话题。
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仿古工艺的先进在超越着考古发现,等到有一天科技的进步,能仿制出任何东西的时候,我们的眼睛还能胜过电子仪器吗我们的眼睛会不会欺骗它的主人从科技的进步来说,肯定有这么一天,当有这么一天的时候,我们的后人不知道要如何去面对!
我们只用心和先人的气息交流,融合,去感觉……………….
(随便瞎写的,自己感觉没有办法去界定边框,原来想从艺术的角度去写,后来跑到鉴赏的角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