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注册 登陆 帮助

 

马学武 白玉城

站点日历
«2023 年 12 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我的分类
首页(12)
最新日志
新疆白玉城大十子旗舰店开业视频!
马学武谈奥运与和田玉文化
马学武大师和田玉创新理念《三.七定律
追求玉器雕刻艺术化  突现独特西域风
赏玉为主  赏雕为辅
马学武先生艺术风格介绍
玉雕大师马学武谈玉
给中国宝玉石协会秘书长的一封信
玉雕大师-马学武
浅谈新疆和田玉
最新评论
回复:新疆白玉城大十子旗舰店开业视频!
回复:浅谈新疆和田玉
回复:浅谈新疆和田玉
回复:给中国宝玉石协会秘书长的一封信
回复:玉雕大师-马学武
回复:玉雕大师-马学武
回复:赏玉为主  赏
回复:赏玉为主  赏
回复:赏玉为主  赏
回复:浅谈新疆和田玉
最新留言
签写新留言

学习雕玉
和田白玉原石
学习玉雕
学习玉雕
诚望先生不吝赐教
向马老师求玉
求助
我的联系方式
求玉
白玉程招生
友情链接

站点统计
blog名称:马学武 白玉城
日志总数:12
评论数量:47
留言数量:20
访问次数:451816
建立时间:2006年8月18日
日志搜索

用户登陆
用户名称:
登陆密码:
密码保存:
新疆白玉城大十子旗舰店开业视频!
By  马学武 发表于 2008/5/4 13:08:00 

新疆白玉城大十子旗舰店开业 视频

地址一:http://www.chinajade.cn/byc/view.asp?news_id=799

地址二: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_Mfn5c8k/

 
阅读全文(22909) | 回复(5) | 引用(0)
马学武谈奥运与和田玉文化
By  马学武 发表于 2008/5/4 12:54:00 

 

视频

 

地址一:http://www.xjbyc.net/shop/news.asp?id=112

 

地址二:http://www.xjbyc.cn/view.asp?news_id=996

 
阅读全文(18336) | 回复(2) | 引用(0)
马学武大师和田玉创新理念《三.七定律》视频
By  马学武 发表于 2008/5/4 12:43:00 

马学武大师和田玉创新理念《三.七定律》视频

 

地址一:http://www.xjbyc.cn/view.asp?news_id=807

 

 

 

 

 
阅读全文(14381) | 回复(2) | 引用(0)
追求玉器雕刻艺术化 突现独特西域风情
By  马学武 发表于 2008/1/24 13:39:00 

 

新疆玉石是我国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尤以和田玉最负盛名。和田玉闻名中外,被称为“仔玉之精”。历代进贡皇帝的新疆玉石,多取自这种和田仔玉。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新疆加工技术落后,作品缺乏地方特色,没有自己的知名品牌,造成了卖产品不如卖原料的被动局面。在新疆同样的原料制成产品后,竟然面临价值缩水的  境地,众多厂家只好拿原料在外省市加工,新疆处于“手捧金碗乞求人 ”的境地。据调查,现在新疆玉石市场上90%的玉雕产品都是在内地加工。内地大批厂商从新疆购进原料,加工成成品后,再返回新疆批发销售。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疆的玉雕企业,年消耗的玉石原料仅为年产玉料的10%~15%。由此可见,新疆的玉器雕刻工艺相对滞后,加工造型基本是模仿内地式样,缺乏地方特色的产品,根本无法体现本地区玉雕产品的工艺价值,所以玉雕工艺发展至今,新疆的玉雕工艺一直无人认可,这对于玉石之乡——新疆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近年来,在自治区关于“把我区建成旅游大省”战略思想的前提下,玉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业人员成倍增长,玉雕产品销售额年均以 

阅读全文(14722) | 回复(2) | 引用(0)
赏玉为主 赏雕为辅
By  马学武 发表于 2008/1/24 13:38:00 

   检阅从古到今的玉雕作品,你会发现在玉雕作品的技法上,一直存在着两大流派,一种突出玉雕技艺,一种讲究本色天然。就前一种玉雕作品来说,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的艺术品无疑被当作传世之作,为后来人代代景仰.

在人们惊叹之余,你会发现,人们赞美、崇拜、歌颂的是玉雕技艺,而把玉本身的美忽略掉了,或者说玉成了表现玉雕技法的载体,这就有个主次问题了。到底是展现玉自身的美,还是突出雕琢技法的美?是把天下最美的和田玉展示给世人,还是让玉雕大师以和田玉为载体的雕琢技艺流芳百世?

 和田玉是赏玉质,还是赏雕工?

这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是创作理念的根本问题。

我认为和田玉应该重在赏玉质,赏雕为辅。在突出玉质美的前提下,做到玉质美和雕琢美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这样做,是由于和田玉的天然肌肤感和油润感所决定的。体如凝脂,温润油爽,质地坚韧是和田玉区别于其他玉石的特质。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和田玉与有色玉种在玉雕技法上的最大区别。和田玉重在赏玉质,雕琢仅是锦上添花,不应喧宾夺主。雕琢艺术是用来展现和田玉的美,而不是用和田玉来表现所谓完美的雕工。

我认为,复杂和错落的刀工不适合用在和田玉体上,比较适合用在有色玉种或其他料质上。如果过多地使用精细复杂的刀工或刻意突出形象,并不能更好的表现和田玉玉体的美,甚至适得其反,有损于和田玉自然的美。因为和田玉是单色体,刀工错落感通常无法在玉体表面得以鲜明的体现。如果在和田玉体上刻意微雕,既伤害和田玉的肌体,也不能显示出精湛的微雕工艺,造成既无法赏雕,也无法赏玉的后果。雕琢的技艺要重在神似,而不强化形似。作品并非一定要惟妙惟肖,但一定要传神,真可谓不像没有“意”,太像没有“艺”。


……
 
阅读全文(23740) | 回复(6) | 引用(0)
马学武先生艺术风格介绍
By  马学武 发表于 2008/1/24 13:33:00 

 

创作情况——作品情况:炉瓶等素活方面独具专长,并创作大量作品。例“丁香紫亭炉”、“风鸣壶”、“逍遥壶”、“碧玉双双  仙瓶”等近百件作品。

        ——技术创新:通过多年工作经验积累,改进了玉石加工工艺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丰富的工作经验及对玉石的认知度日臻完美。依其形,

             

阅读全文(14535) | 回复(2) | 引用(0)
玉雕大师马学武谈玉
By  马学武 发表于 2008/1/24 13:31:00 

和田玉作为中华瑰宝,有着7千年的可考历史,加上未曾考证的记载,甚至达到上万年,它伴随着中华民族从上古一路走来,经久不衰,一度出现了若干个和田玉文化发展高峰。进入现代,人们同样表现出对它不减的热情。然而,现代玉雕的发展却处在迷茫的阶段——为什么古人作品更有玉味呢?

传统玉雕中蕴含的是古人对和田玉代代相传的认识,他们了解和田玉,了解它的性情。而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现代人对和田玉的认识产生了断层。当然现代工艺技术的发展使玉雕技术和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现代人对和田玉本身是陌生的。因此,重新挖掘对和田玉的认识,是现代玉雕急需弥补的一课——《和田玉究竟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和田玉是地质运动的结果,然而,它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寄托,蕴涵着中华气度与审美,绝不是矿石甚至珠宝可以简单解释的,和田玉应该是有生命的。

自古,古人对和田玉的玉料就不称“料”,而称“肉”。行里的老玉人也都流传着“和田玉是长出来的”说法。比起地造矿物来,这种说法更令人感动。也更显现了古人对和田玉的深刻了解。

和田玉被称为软玉,你看它的玉质,不透不干,有韧性,有油性,眼看起来就像人类自己的肌肤一样光滑,有弹性。它是有生命的呀!这只是它的前世,是在大山腹中用亿万年的时间生长完成的,等有一天与人类相遇后,人类赋予了它灵魂,开始了它的今生,而这种命运更多的与拥有它的主人系在一起,一起荣华,一起流传于世,一起鉴证历史。

因此,我也更提倡和田玉的自然开采,不要过多人为地打破他们的规律,我也更迷信和一块玉偶然相遇的缘分,这才是造化,才是自然的结果。

 

千种玛瑙万种玉,和田玉与其他玉种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我认为和田玉与其他玉种从跟本上有所不同。其他玉种多以“色”为美,只有和田玉是以“体”为美。翡翠、碧玉、独玉、岫玉等以色为美,玛瑙等都是重“色”。色彩的艳丽是他们的特点。因此,我说她们以“妆”为美,唯独和田玉只重脂(这里的“脂”是指和田玉的质地)。和田玉的质地细腻温润,油性好。它有血、有肉、有骨,灵气是它的血;油脂是它的肉;石质是它的骨。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都以人的个性来比喻。我认为和田玉是“天体”,这种质地的东西世上少有。和田玉也是世界上最有生命、最有价值的人类加工的艺术品“材料”。


……
 
阅读全文(13728) | 回复(2) | 引用(0)
给中国宝玉石协会秘书长的一封信
By  马学武 发表于 2008/1/24 13:15:00 

尊敬的秘书长先生:

 您好!

当您在百忙之中拆阅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深感荣幸。缘于您工作繁忙之原因,久未问候,深表歉意。今日冒昧搅扰实因想就近年来玉石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有关和田玉方面的一些问题想与您进行交流探讨,以期达成共识,力促玉石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您知道,和田玉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的玉石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几千年来,只作为宫廷用玉,民间是禁止贸易的,直至解放后,民间贸易才逐渐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俄罗斯玉、青海玉进入市场,使得和田玉原料市场在产地、材质等方面出现了鉴别上的混乱,从而使一些投机商乘机制假售假,不仅严重干扰了玉器市场的发展而且还导致相当一部分不了解和田玉知识的消费者走入误区。

    因此,我个人认为,应该下大力气在和田玉的赏析上投入宣传,对消费者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和田玉的生产销售以及玉器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下面是我个人凭借在玉石行业几十年摸爬滚打的经验所得的对和田玉赏析的一些看法,有不足之处还请秘书长予以指教。


……
 
阅读全文(21795) | 回复(5) | 引用(0)
玉雕大师-马学武
By  马学武 发表于 2008/1/17 10:49:00 

    在乌鲁木齐市一个玉石加工车间,我们见到了正在专心给徒弟教授玉雕技艺的马学武。一眼看去,马学武温润敦厚,深邃的目光透出他对玉石的无限爱恋。职业在他身上烙下最明显的痕迹是,那双手因成年累月地浸泡在水中、在金刚砂中磨练,上面布满了层层老茧。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玉是高贵、纯洁的象征,代表着人的高尚品格。对此,马学武深有感触。他说:“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做玉没有德可不行,人品一定要好,心不正,扑腾一下就掉下去了,我老给我的徒弟们说,人的品质一定要好,千万不要赚黑钱。”
  马学武今年48岁。儿时的他特别喜欢用泥巴捏小猫小狗,或是用铁丝做个玩具手枪什么的。同学中属他的手最巧,做什么像什么。他还喜欢在本子上画个小人或者花花草草之类的,而且很生动。看到儿子喜欢画画,马学武的父亲就决定送他去学玉雕。学艺期间,马学武非常幸运地师从著名玉雕大师韩子良先生。
……

 
阅读全文(31662) | 回复(7) | 引用(0)
浅谈新疆和田玉
By  马学武 发表于 2008/1/17 10:46:00 

 和田玉作为中华瑰宝,有着7千年的可考历史,加上未曾考证的记载,甚至达到上万年,它伴随着中华民族从上古一路走来,经久不衰,一度出现了若干个和田玉文化发展高峰。进入现代,人们同样表现出对它不减的热情。然而,现代玉雕的发展却处在迷茫的阶段——为什么古人作品更有玉味呢?

    传统玉雕中蕴含的是古人对和田玉代代相传的认识,他们了解和田玉,了解它的性情。而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现代人对和田玉的认识产生了断层。当然现代工艺技术的发展使玉雕技术和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现代人对和田玉本身是陌生的。因此,重新挖掘对和田玉的认识,是现代玉雕急需弥补的一课——《和田玉究竟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和田玉是地质运动的结果,然而,它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寄托,蕴涵着中华气度与审美,绝不是矿石甚至珠宝可以简单解释的,和田玉应该是有生命的。

 

     

阅读全文(39889) | 回复(10) | 引用(0)
9 1 2 :
$show_topictxt$
By  $show_loginfo$ 

$show_logtext$
 
$show_more$
博客首页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 使用帮助

和田玉 www.chinajade.cn 中国和田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