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作为中华瑰宝,有着7千年的可考历史,加上未曾考证的记载,甚至达到上万年,它伴随着中华民族从上古一路走来,经久不衰,一度出现了若干个和田玉文化发展高峰。进入现代,人们同样表现出对它不减的热情。然而,现代玉雕的发展却处在迷茫的阶段——为什么古人作品更有玉味呢?
传统玉雕中蕴含的是古人对和田玉代代相传的认识,他们了解和田玉,了解它的性情。而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现代人对和田玉的认识产生了断层。当然现代工艺技术的发展使玉雕技术和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现代人对和田玉本身是陌生的。因此,重新挖掘对和田玉的认识,是现代玉雕急需弥补的一课——《和田玉究竟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和田玉是地质运动的结果,然而,它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寄托,蕴涵着中华气度与审美,绝不是矿石甚至珠宝可以简单解释的,和田玉应该是有生命的。
自古,古人对和田玉的玉料就不称“料”,而称“肉”。行里的老玉人也都流传着“和田玉是长出来的”说法。比起地造矿物来,这种说法更令人感动。也更显现了古人对和田玉的深刻了解。
和田玉被称为软玉,你看它的玉质,不透不干,有韧性,有油性,眼看起来就像人类自己的肌肤一样光滑,有弹性。它是有生命的呀!这只是它的前世,是在大山腹中用亿万年的时间生长完成的,等有一天与人类相遇后,人类赋予了它灵魂,开始了它的今生,而这种命运更多的与拥有它的主人系在一起,一起荣华,一起流传于世,一起鉴证历史。
因此,我也更提倡和田玉的自然开采,不要过多人为地打破他们的规律,我也更迷信和一块玉偶然相遇的缘分,这才是造化,才是自然的结果。
千种玛瑙万种玉,和田玉与其他玉种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我认为和田玉与其他玉种从跟本上有所不同。其他玉种多以“色”为美,只有和田玉是以“体”为美。翡翠、碧玉、独玉、岫玉等以色为美,玛瑙等都是重“色”。色彩的艳丽是他们的特点。因此,我说她们以“妆”为美,唯独和田玉只重脂(这里的“脂”是指和田玉的质地)。和田玉的质地细腻温润,油性好。它有血、有肉、有骨,灵气是它的血;油脂是它的肉;石质是它的骨。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都以人的个性来比喻。我认为和田玉是“天体”,这种质地的东西世上少有。和田玉也是世界上最有生命、最有价值的人类加工的艺术品“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