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注册 登陆 帮助

www.minghengyudao.com

玉者,遇也.

世人云:可遇不可求.盖因有缘.

 

红颜易老,白骨易销,唯玉不老.

百年之后

人皆黄土,而玉色未减一分.

万年之后

海枯石烂,而玉纹不销一缕.

玉之年可谓久远矣.

 

 

 

鸣亨玉道

站点日历
«2023 年 12 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我的分类
首页(102)
公司概况(1)
美玉共赏(48)
玉界杂文(11)
和田玉知识(6)
心路历程(5)
最新日志
鸣亨玉道金秋十月大酬宾 全场7折特惠
佩玉的女子
古意与格调——浅谈玉雕山水牌的追求
每周一炫:【和田玉平安扣挂配】
玉想(一)
品石玉雕工作室——陈小林先生简介
艺术的责任
陈小林先生:清荷展玉缘
和田玉的细度、致密度与交织度——玉质
青莲
最新评论
回复:玉器的收藏是投资
回复:玉器的收藏是投资
回复:分享:《艺术的责任》
回复:玩玉心得
回复:一生花下相厮守
回复:一生花下相厮守
回复:一生花下相厮守
回复:一生花下相厮守
回复:琢玉
回复:(转)玉想 (节选)
最新留言
签写新留言

再感
感慨
友情链接

站点统计
blog名称:鸣亨玉道
日志总数:102
评论数量:158
留言数量:2
访问次数:2566624
建立时间:2006年8月15日
日志搜索

用户登陆
用户名称:
登陆密码:
密码保存:
鸣亨玉道金秋十月大酬宾 全场7折特惠
By  鸣亨玉道 发表于 2014/9/30 10:51:00 

 

  鸣亨玉道金秋十月大酬宾,精选陈小林先生作品15件及其他作品15件,共30件作品参加本次全场7折(全年最低价)大型特惠活动。大多作品仅有一件,值得拥有!



 
阅读全文(8116) | 回复(0) | 引用(0)
佩玉的女子
By  鸣亨玉道 发表于 2014/9/11 11:43:00 

  佩玉的女子,总有着说不尽的婉约。那一脉脉一丝丝古典的风情,如水波一样,缓缓地浸没了钢铁城市的冷漠与坚硬。


  中国的女子,天生适合佩玉。玉的温润莹洁、玉的含蓄细致,那种静静栖于一处不事张扬的内敛,那种蕴含在极深处的世事沧桑,也改变不了它的美丽。

  

  而佩玉的女子,本应该停伫在陈逸飞的油画里。

  

籽料知音牌 鸣亨产品编码:648


  想象着一个清丽的女子,自茫茫人海中盈盈逸出,齐眉的整齐的刘海、完美的古典的鹅蛋脸,浅笑轻颦,脸颊上浮起淡淡的红润。偶然间,一阵轻风荡起她的长发,她伸手撩到鬓边,露出了戴在手臂上的翡翠镯子,莹莹的剔透的白,里面有凉沁沁的翠绿色在舒缓地荡开……

 

  佩玉的女子,天生应该与茶香、琴弦为伴,万丈红尘惊扰不了她。外面的世界一日千里,天翻地覆,她也仍在室内淡定地烹茶弄琴,不随时间老去。春夏秋冬地轮回无法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即使风雨侵袭,她抬眼间的一笑,也仍是从前的月白风清。


籽料鸳鸯戏水 鸣亨产品编码:1219


  一块玉,在与肌肤的日夜相亲相随中,渐渐会变得更加细致和更加柔润。

 

  一个人,在与玉年年月月的长相厮守中,终将与玉渐渐共为一体。



……
 
阅读全文(7663) | 回复(0) | 引用(0)
古意与格调——浅谈玉雕山水牌的追求
By  鸣亨玉道 发表于 2014/9/5 21:15:00 

  最近,读了青年画家王文英的《古意与格调》的文章,很有启发,联想到了我们和田玉雕中的玉牌。


  先分享下这篇文章的部分章节:


  美术理论家陈传席曾说过画若没有古意,格调便不高。


  众所周知,美术的要义是要将美传达给欣赏者。而中国的绘画将美传达给欣赏者的同时,还期望再传达一分虚灵,一分澄澈,一分诗意。

  也就是说,创作者在传达自己审美理想的同时,还期望再传达一分精神追求,讲究的是气韵、格调,要营造一种超自然的气氛。


  因而,中国画自然比单纯的造型艺术多了一分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应该说,这是中国式的审美理想的延伸。


  所以,著名画家石鲁先生说:“画山就是画人,画人格,画精神,画自己。”我想陈传席先生所言的“古意”也缘于此。


  道理虽然如此,然而又如何理解中国画中的“古意”呢?


  先举一个文学上关于词令的例子,女作家叶嘉莹曾在演讲举例唐中主李景的词《山花子》。



  《山花子》开头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是“荷花”的别称,但作者弃通俗的“荷花”一词,而选用生僻的“菡萏”入词,所为何意?


……
 
阅读全文(8395) | 回复(0) | 引用(0)
每周一炫:【和田玉平安扣挂配】
By  鸣亨玉道 发表于 2014/8/13 21:52:00 

炫品质 炫价格 遇者缘至 精彩分享

  作品名称:和田玉平安扣挂配

  商品编号:1193

  商品规格:直径2.5-2.4cm 18g-22g

  商品原价:880元

  本周炫价:380元

  本期数量:5件


  以和田产地且末矿料为材,玉质油润有余,色呈青白。


  取意圆满的平安扣,以和田玉特有的温润,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中国式吉祥绳编配以鲜红朱砂,和谐而温,佩戴文雅质朴,不事张扬。


  购买咨询专属微信客服:13999889977

 
阅读全文(8559) | 回复(0) | 引用(0)
玉想(一)
By  鸣亨玉道 发表于 2014/8/7 22:19:00 

只是美丽起来的石头 


  一向不喜欢宝石——最近却悄悄的喜欢了玉。


  宝石是西方的产物,一块钻石,割成几千几百个“割切面”,光线就从那里面激射而出,势凌厉,美得几乎具有侵略性,使我不由得不提防起来。


  我知道自己无法跟钻石的凶悍逼人相埒,不过至少可以决定“我不喜欢它”。让它在英女王的皇冠上闪烁,让它在展览会上伴以投射灯和响尾蛇(防盗用)展出,我不喜欢,总可以吧!


20g籽料原石 鸣亨产品编码:1258


  玉不同,玉是温柔的,古人谓之:“玉,石之美者。”,原来玉也只是石,是许多混沌的生命中忽然脱颖而出的那一点灵光。


  正如孩子在夏夜的庭院里听老人讲古,忽有一个因洪秀全的故事而兴天下之想,遂有了孙中山。


  又如溪畔群童,人人都看到活泼泼的逆流而上的小鱼,却有一个跌入沉思,想人处天地间,亦如此鱼,必须一身逆浪,方能有成。


  只此一想,便有了……


   所谓伟人,其实只是在游戏场中忽有所悟的那个孩子。


  所谓玉,只是在时间的广场上因自在玩耍竟而得道的石头。


唯一


籽料荷塘双鹭情 鸣亨作品编码:751


  据说,世间没有两块相同的玉——我相信,雕玉的人岂肯去重复别人的创制。


  所以,属于我的这一块,无论贵贱精粗都是天地间独一无二的。


  我因而疼爱它,珍惜这一场缘分。


  世上好玉千万,我却恰好遇见这块。

  世上爱玉人亦有万千,它却偏偏遇见我。

  但我们之间的聚会,也只是五十年吧?


  上一个佩玉的人是谁呢?有些事是既不能去想更不能嫉妒的,只能安安分分珍惜这匆匆的相属相连的岁月。




  佩玉的人总相信玉是活的,他们说:

  “玉要戴,戴戴就活起来了哩!”

  这样的话是真的吗?抑或只是传说臆想?



……
 
阅读全文(7180) | 回复(0) | 引用(0)
品石玉雕工作室——陈小林先生简介
By  鸣亨玉道 发表于 2014/8/3 20:46:00 

 

  陈小林先生,1959年出生于北京,号品石,能画擅书,喜篆刻、微雕。

  陈小林先生自五岁起从学习书法,1988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擅长真、行、草、隶、篆书体,尤偏爱行草书。师从启功先生,著有关于汉字结构《三分法》、《书道本源》两书。主修宋元画及近代写意画,擅长梅、兰、竹、菊写意画。

   关于篆刻,陈小林先生师从徐之谦(西泠印社会员),1979年学习至今,临摹古鈢、汉印、封泥印及西泠前后八家印,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关于平刻微雕:师从象牙平刻微雕大陈石品先生,凭借书法的深厚功底及精湛的微雕技艺,形成了单刀直入,见刀有笔、二者相间的风格。他的象牙微雕作品被多家国外博物馆收藏,具有较强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成为是北京海淀区平刻微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2010年,陈小林加盟鸣亨玉道,全身心涉入和田玉雕行业,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凭借深厚的艺术底蕴,独特的视角,遒劲的书法,精湛的技艺功底,逐渐形成诗书画融为一体的玉雕风格,尤其其书法在玉雕上单刀直入,讲求金石味道的表达,更是独树一帜,成为和田玉雕中一枝奇葩。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文人气质,充满了隐逸、率真的艺术意境。

 
阅读全文(12131) | 回复(0) | 引用(0)
艺术的责任
By  鸣亨玉道 发表于 2014/7/14 14:51:00 

  艺术的责任?是的,艺术是有责任的。她与科学、哲学、宗教在一起,赋予人类四种灵性的光芒,而艺术恰恰是最独立、最自由、最自我,也是最具人性的。

  科学,一种自然法则,教我们服从自然规律;
  哲学,一种精神法则,教我们服从社会律;
  宗教,那是神的法则,教我们服从先验律;
  只有艺术,他尊崇的是自我的体验法则,教我们服从自我的心灵。


和田玉雕作品:涅槃•星空


  被艺术打动,没有任何理由,不需要任何说明,因为是你自己内心的呼应。科学有很多定理,哲学有很多解释,宗教有很多教义,而对艺术的鉴赏只是你心灵的体验与创造。


  有些东西,喜欢就是喜欢;有些东西,讨厌就是讨厌。理性之外的感性是我们本能最初的反映。


和田玉雕作品:无常•水


  艺术家,用一些必要的形式激发我们的心灵。如果被激发,那就是呼应与共鸣;如果默然无触,那就是相逢不识,格格不入。艺术不讲道理,因为自由的心灵不需要框架和戒律。艺术是我们在科学无力、哲学无义、宗教无望时,对心灵最后的慰藉。


和田玉雕作品:马•遥


  艺术需要尊重,一切以艺术之名都需要自重。因为对心灵的蒙蔽和欺骗,是人生最大的罪过。


  艺术不仅仅是娱乐,有些形式刺激了感官,却空虚了心灵。


  艺术不是用来填补欲望的,艺术是用来荡涤心灵的。


  艺术走过的地方,是震撼不是狂热,是感动不是崇拜,是交流不是交换,是安慰不是挑逗,会有悲伤但不绝望。


  艺术不仅是瞬间爆发的流行,更在于时间沉淀后的经典。


和田玉雕作品 涅槃•空翠


  艺术真的有责任。就像在我们身边飘过的孩子的笑声。她需要发自于真诚,需要有穿透人内心的力量,给情感以表达,给心灵以慰藉。


  换言之,艺术的责任是激发内心的真、善、美,为自己而感动,艺术应该关心当下现实,探索如何唤醒良知,努力试着去改造世界,让它变的更美更富温情。



……
 
阅读全文(7922) | 回复(0) | 引用(0)
陈小林先生:清荷展玉缘
By  鸣亨玉道 发表于 2014/7/8 11:42:00 

陈小林作品【卷荷】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爱荷咏荷。不仅倾心于荷的香气袭人,风姿绰约,更凭其玉洁冰清、高风亮节,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恒为世人称颂。


陈小林作品【风荷】 

  形之婀娜,立若风骨、残荷听雨、莲子心苦。荷的一生以各种姿态展示着迷人的风韵。


陈小林作品【夏荷】


  陈小林先生也钟情荷花,养荷、画荷、咏荷是他乐此不疲的事情。在他一系列的玉雕荷花作品中,我们似乎领略到了荷花的四季之美,春荷,婀娜之美;夏荷,繁盛之美;秋荷,意境之美;冬荷,壮观之美。同时,在玉牌的诗文中更是感受到了先生对荷之情至深。

陈小林作品【呵护】


  先生在设计荷的题材时,多碧玉为材,借玉色、玉质的清润和温和,来表现荷之美。无论含苞待放、出水盛开之花;还是仰面迎天、含羞曲卷的之叶;亦或疾风摇曳之姿,都是那么含蓄典雅,耐人寻味。


陈小林作品【籽料荷花牌】


  籽料白玉所雕之荷,温润细腻,纯洁而简洁,又有种别样的圣洁之美。

陈小林作品【秋荷】

  他的玉雕作品中,尤其他率真遒劲的刻字,更是可圈可点,以砣代笔,单刀直入,挥洒酣畅,直追书法的味道,体现书法的精神。众所周知,玉、砣为坚硬,纸、笔为柔软,在玉石上体现书法的味道,绝非易事,陈小林先生的书法和篆刻、微雕的功底,成功地帮他实现了以玉当纸,以砣代笔的转化,在和田玉雕的书法表现上,可谓拔得头筹,技压群芳。

陈小林作品【空山】

 

陈小林作品【山亭松江图】

  

陈小林作品【幽兰】


  他的作品如其人,充满了浓郁的文人气质,隐逸率真,意境悠远。

  也许残,是其盛世的陨落,然而,在荷的一生中,残荷却有别样的意境。观陈先生秋荷系列,文配秋意,荷表诗情,一塘残荷,临水自照,残荷听雨的意境,可忘我,可远思。



陈小林作品【静境】


  荷之心语,听心、动情,望姿,解意,心--在最纯净最圣洁的诗句间游走,让心沉淀这份清澈与静谧,守望那份历练与高洁。生命渐行渐远的足音,愈听愈近的内心,与己相伴,无关风雨埃尘……

  看到以荷为主题系列玉牌那份心境,也许才会渐渐懂得——人生,有坚守、有曾经,保持那份冷雨中的淡然与傲骨,展现的仿如涅槃的人生。

 
阅读全文(9883) | 回复(0) | 引用(0)
和田玉的细度、致密度与交织度——玉质的本质
By  鸣亨玉道 发表于 2014/4/24 11:51:00 

  所谓读玉就是对玉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玉方法,同样对于白玉的玉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对于开料师傅来说,料的硬度高,切得时间久,料对锯片有粘力,切边整齐不出毛口等等就是玉质好的表现。

  对于雕刻师傅来说雕刻时雕细部线条不易起崩就是玉质好。

  对于打磨师傅来说比较能磨平整,不易斑斑驳驳,同时比较容易打出光泽和油性就是玉质好。

  对于普通玩家来说油润以及看不到结构会说玉质好。

  对于资深玩家来说玉一眼看上去的老气感,玉质感以及一种天生的高贵之气是玉质很好的表现。

  那什么是玉质的本质?而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玉质方方面面的表现?

  其实玉质的本质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细腻度,交织度,致密度,纯净度,籽玉所有的表现形式(细腻度,油性,糯性,光泽,玉质感,老气度,内光等等)都是源自于这四点,这四点是白玉品质的根本,对这四点了解透了,就可以解释上面的种种差异。

一、细腻度


  很多人往往会把籽玉结构大小误认为是细腻度,其实不是这样的,细腻度就是白玉里面颗粒的大小。籽料与山料以及俄料和青海料的差别主要就在细腻度上,籽料的颗粒一般都较各种山料小得多,这就是为什么籽料会有比俄料青海料有更好油润度和手感的原因。为什么用羊脂来描述顶级的白玉籽料就是因为羊脂极细腻,摸上去有一种能把它融化的感觉,只有细腻度很好的料盘后才会有这种感觉。

  另外,细腻度很好的料如果致密度也够好的话,那打磨出来的玉就会有很强的玉质感,所谓玉质感是一种既柔和又强烈的光泽同时又蕴含着很强内光,玉质感强的玉件天生就有一种高贵之气。


  俄料和青海料普遍颗粒较大,也就是细腻度较差,表现在不容易打磨平整光滑,同时手感会较生涩,这是因为晶体的颗粒会比周边硬,所以颗粒越大这个差异也就越明显,所以青海料和俄料打磨时往往会产生亮点或斑驳感,现在的打磨技术还是可以把这些料打磨的看上去很细腻很油滑,但却无法改变其颗粒大的本质,所以经过较长时间盘玩以后就会变得生涩,为什么呢?举个例子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你用水泥浇注成一块石板,水泥颗粒很细腻,所以表面比较光滑,在上面越走越油滑光亮,但你如在水泥中加了很多石子或黄沙,那就不太容易磨平整,但用机器还是可以磨平的,但时间长了,水泥的地方硬度较低就凹下去了,而黄沙和石子由于硬度较高就突起了,这样时间久了反而变毛了。这就是俄料青海料盘久会变得生涩的原因,其实它们本来就是这样,人为磨光还是会变回它原来的样子的。

  要说的是细度其实是没有底的,就像白度一样,细中还有更细的,所以细腻度是不能用顶级来表述的。

二、交织度


  籽料的交织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结构,它是用来衡量白玉里面的晶体相互缠绕交织的指标,交织度是玉料产生韧性的基础,总之交织越充分的玉料韧性越好。
怎样的结构(交织度)是最好的,是打侧光看不到结构吗?这是不对的,其实很多青海料就是打侧光基本看不到结构,这说明青海料交织发育不全,所以青海料韧性不足,切起来比较软,同时发脆。俄料就比青海料好多了,至少能看到云絮结构,虽然一般结构较大,说明交织的还不够。

  总的来说,白玉需要有交织,交织越细密韧性越好,对于看玉料来说就是不打光看不到结构,打侧光能看到很细密很均匀的结构就是在交织度方面好的料子。

三、致密度


  是籽料晶体间隙大小的指标,致密度不等同于密度,虽然跟密度有很大关系,同时致密度也不是大家平时所说的结构。如果是开料的话,看致密度就是看锯片拉出的痕迹是不是油亮的,那成品怎么看致密度呢?成品看致密度就是看光泽,光泽强烈一般致密度较高,但这又和打磨方式有关,所以你要比较几块玉的致密度,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分别把这几块玉对着布用力摩擦,光泽变强越多的就表示致密度越高,当然这只是给新手用的,对于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感觉到一块玉的致密度。

  用同样打磨方式,致密度高的玉料出来的光泽就会比较油亮,出来成品视觉效果就会比较好,玉质感往往会比较强。

四、纯净度:

  是玉料的纯度,是棉,僵花,玉花,沁色,水线,纹等瑕疵多少的指标,那有这些东西是不是就一定不是好玉呢?其实不是这样的,纯度只是一个指标,还是需要与其他指标综合来看,同时也看瑕疵在什么位置,到什么程度,是否影响整体美观。


  有了这四个白玉的要素,大家就可以理解玉质的各种表现:
  —— 结构细密---交织度好
  ——油性---细腻度和致密度好
  ——糯性---细腻度和交织度
  ——内光强---细腻度交织度和致密度
  ——玉质感强---细腻度,致密度都很好,交织度也比较好
  ——老气感---细腻度,致密度,交织度,纯度都不错而产生的一种综合的感觉。


  所以油糯性,内光,玉质感,老气感对于玉质的把握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最后两项),因为他们是几项玉质要素的综合表现,这远远要比打侧光看结构来的重要,有些差的料打侧光看还是很好的,有些很好的料子打侧光看还是能看到细密均匀的结构,当然不打光就能见到明显结构那肯定不会是上好的料。

  如果学会了从内光,玉质感和老气感来把握和挑选白玉,那就一定会选到玉质好的玉料,也就一定不会上那些假籽料的当。
 
阅读全文(9633) | 回复(0) | 引用(0)
青莲
By  鸣亨玉道 发表于 2013/8/12 18:35:00 


 

    我是佛前的一朵青莲,

    沐浴着清幽的梵唱,

    静静的微绽在忘忧河上,

    听风、看雨、醉月。

    玉牌无论玉色,玉质,工艺表现,思想都非常契合,佳品。

 
阅读全文(11727) | 回复(1) | 引用(0)
9 1 2 3 4 5 6 7 8 9 10 :
博客首页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 使用帮助

和田玉 www.chinajade.cn 中国和田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