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偷不着” 》
说:女人总是幻想跟一个她爱的男人天长地久,总是幻想跟白马王子“从此过上一辈子的美满婚姻生活”。可是,据统计数据(靠,也不知道谁统计的)百分之百都是事与愿违。30%的女人在婚后7年内就知道事与愿违,另50%的女人在婚后15年才知道事与愿违,另10%的女人到老的时候才知道事与愿违。剩下的10%的女人,打死她也不承认事与愿违,只有自己活在自己编造的童话故事中。
七年之痒——真痒痒。经典的爱情,都是因为有一定的距离和磨难。比如,牛浪与织女,许仙与白蛇,梁山伯与祝英台,再比如陆游与唐婉,等等。有爱又没一起慢慢变老,才能产生传说。通俗一点说,爱到深刻的时候,没有发生性关系,才能成为永恒。民间流传着一个很俗却很经典的话(俗的东西常常能成为经典,比如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都是通俗小说,但却是经典):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最后一句“偷不如偷不着”,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了。这不是说你趴在墙头等红杏,结果没等着,就算偷不着了。或者说,你去约会,结果因各种客观原因失之交臂,这样就感觉很有滋味了。其实,这里面是有点哲学内涵的。
做什么事“淫”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上升到哲学问题了。
比如,房价涨了,涨到一定高度,就不是单纯的房价问题了,那已经是民生问题了。爱到最后,你爱不着了,就是达到另一种高度的问题了。
和田玉同样呀,喜欢和田子玉的人多了、喜欢带红鼻头皮子的人多了,也就不是什么玉德啦、子玉多少的问题了,是价格高启,囊中羞涩、愤世嫉俗,甚至是精神错乱的问题了。垃圾料子东西多了,就不是玉有几德的问题了,垃圾料子的问题,整个是要不要开垃圾处理场的问题了。
“偷不着”为什么最有味道呢?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去爬山,经历了千辛万苦,已经爱上这座山了,所有的风光你都欣赏了,最后的山头你因为各种原因到达不了,或者不想到达,而且以后也没有再到达,那么,这个山峰肯定会成为你心头最怀念的一处风景,这个山头肯定会成为你一辈子最美丽的痛。如果你爱了,在爱的过程中,两人不分你我了,什么风景都互相欣赏了,到最后的关头,在床上,点对点还停了下来,没有合二为一,那就是最高境界。那会成为你一辈子最浪漫的记忆,永不褪色。
追求和田子玉、追求各个顶个小红帽,除了要有财力,更要有眼力。好东西很多,但是几乎都是“偷不着”的,有贼心没贼胆的俩眼嫉妒的泛红,长此以往,能不愤世嫉俗,甚至是精神错乱吗?万一,呵呵,恨不得90%以上可能会买到不是真正的和田子玉、顶个真正的小红帽的和田子玉。与子料相比,巨大的山料产量,都跑哪里去了?各个商家,买的都是和田子玉,巨大的山料产量,都跑哪里去了?网络上,很多朋友看见一件顶个小红帽的和田子玉就呼喊“精品”时,您没琢磨琢磨巨大的山料产量,都跑哪里去了?
想过吗,(和田)山料滚磨成“子料”,不算造假——因为不是化学变化,是简单的物理变化,没有改变材料的化学性能。估计有关部门都不管这事都。《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中不是早就说了:“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市场要啥,有人就给啥,小红帽给您,钞票拿来——15.8克12万。
忍,是一种境界。和田子玉、顶个小红帽的和田子玉不是多吗,不是都说是真的吗,不是价格昂贵吗,俺闪!躲着远远的,攒钱买不如不买。再便宜也不闹“松花江”。不闻、不听、不看。买个假皮子手里捏着,不如不捏,多丢份呀。
这就是“偷不如偷不着”的和田子玉哲学内涵。
卢沟桥
2007年10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