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为神奇才是玉雕大师的天职
——玉雕技术评比该现场看差玉料雕琢技艺
和田玉籽料原石极其稀缺,我们应该保留一些比较好的籽料原石给后人。为此,玉雕大师雕琢比较差的籽料原石,化腐朽为神奇,是玉雕大师当今的天职。
为了保存比较好的籽料原石,需要积极倡导和鼓励玉雕大师雕琢比较差的籽料原石。第一 ,评玉雕大师,选择比较差的籽料原石进行现场设计雕琢,看其玉雕技艺;第二,评“天工奖”,也要选择比较差的籽料原石进行现场设计雕琢,看其玉雕成果。这样,既可以体现评奖的公平、公开和合理,又可以避免弄虚作假。进而,使玉雕大师们在玉雕技术评比和平时玉雕生产中,都会自觉地选择比较差的籽料原石进行玉雕创作。从而,使比较差的籽料原石得到充分利用,并更快更好地提高玉雕大师的雕琢技艺。
实际稍微比较好的籽料原石,就不需要雕琢,因为籽料原石本来就是自然美的东西。石之美者,为玉吗。籽料原石,不是因为雕琢她才美,而是因为她天生丽质。当然,天生丽质的程度是不完全一样的,就像人一样,有的特别丽质,有的就差一些。可见,上述玉雕技术评比,如果不看作品原料如何,而单以雕琢作品的好坏论雕琢技艺,就是不合理的。一个技艺一般的玉雕大师具有天生非常好的籽料原石,可能并没有用多少工时和精力,就可以雕琢出一个很好的作品。而另一个技艺比较高的玉雕大师,没有特别好的籽料原石,只能找一块相比较差的籽料原石进行雕琢,可能要消耗很多时间和精力,但不一定能够雕琢出比前者更好的作品。前者更多地利用了籽料原石的天生丽质,巧取了天工,可能评得了“天工奖”和“一等奖”;后者可能一无所获。这样,对后者,就是不公平、不合理。此外,也只有雕琢比较差的玉,而出比较优秀的作品,化腐朽为神奇,才能够说明玉雕大师有真本事。
所以,我呼吁:玉雕大师们不要再雕琢那些天生丽质的籽料原石了,把它们留给我们的后代吧!
我也非常赞成这篇文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