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创作中材料是基础、设计是灵魂、创作是关键。
玉之完美体现不仅仅依靠娴熟的工艺技巧,更依赖于制玉人的设计构思等综合素质。技术和技艺仅仅是基本技能,如果只是一味炫耀技巧,就永远摆脱不了“雕虫小技”的窘迫。玉是载体,应该充分发挥和利用玉料自身强悍的外在形式。巧妙构思、精工细作、赋予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有了思想、注入了灵魂,作品就活了。人见人爱。如果没有好的创意和构思,再加上做工不到位,就算玉质再好,也只是私物一块,很难讨人喜欢。下面是我这些年作玉得一点心得。
琢玉要投入感情,需要与作品沟通对话,这样交流才能感受到玉料的引导、启发和感悟。寻找到玉质的灵性和天意,从而获得合适的切入点,自由的驾驭预料。手随心动,以“砣”代笔。在琢玉前、审料时要如同你是牛,让它牵着你走;一旦吃透了它,涌动的创作灵感就能像牵着牛一样,牵着它走。实践已经多次证明了这一点。李博生大师曾自比“玉痴” ,几十年和玉打交道,早已是技法纯熟于心手之间,即使快七十了,还经常带着花镜亲自制玉。他说设计者永远不能离开实践,得像玉一样,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才。跟这些大师的长期接触中让我受益匪浅。
题材的确定是创作的难点,也是创作的重点。有些玉料我感觉冥冥之中。。。
阅读全文,请访问中鼎元官网:www.zhongdingyuan.com
文章链接:http://www.zhongdingyuan.com/bbs/tipsview.php?tipId=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