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末,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一个新社会的到来,中国玉雕业也由此开始展现光明前程。北京、上海、扬州、天津、广州、南京、甘肃、河南、新疆等地,相继成立玉雕工场,数百名玉雕艺匠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与关心,中国几千年的玉雕技艺在继承中得到发扬。20世纪60年代以来,玉雕造型千姿百态,玉雕技艺流派纷呈,终于形成“北派”“扬派”“海派”“南派”四大流派。
海派以上海为中心,海纳百川,以创作情节性的故事人物、动物群雕、仿青铜器为主的器皿著称,形成生动传神与庄重严谨的艺术个性。
海派实际上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形成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大量人才涌入,这当中包括一批扬派玉雕艺人,这些艺人在上海特定的文化氛围中逐渐形成一种特定的海派风格。
海派以器皿(以仿青铜器为主)之精致、人物动物造型之生动传神为特色,雕琢细腻、造型严谨、庄重古雅。代表人物“炉瓶王”孙天仪、周寿海,“三绝”魏正荣,“南玉一怪”刘纪松等人的玉雕作品,是海内外艺术爱好者、收藏家众口交誉的珍品。
海派风格继承了雄浑大气、造型严谨厚重的北派风格,融合了南派细致玲珑的雕刻技法。由于上海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苏州、扬州还有周边雕刻艺人的大量涌入,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形成了中国另一支玉雕流派。雕刻题材随意,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鬼神佛,无所不雕。变形抽象的造型为一大亮点,有很强的个性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