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注册 登陆 帮助

www.minghengyudao.com

玉者,遇也.

世人云:可遇不可求.盖因有缘.

 

红颜易老,白骨易销,唯玉不老.

百年之后

人皆黄土,而玉色未减一分.

万年之后

海枯石烂,而玉纹不销一缕.

玉之年可谓久远矣.

 

 

 

鸣亨玉道

站点日历
«2023 年 3 月 »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我的分类
首页(102)
公司概况(1)
美玉共赏(48)
玉界杂文(11)
和田玉知识(6)
心路历程(5)
最新日志
鸣亨玉道金秋十月大酬宾 全场7折特惠
佩玉的女子
古意与格调——浅谈玉雕山水牌的追求
每周一炫:【和田玉平安扣挂配】
玉想(一)
品石玉雕工作室——陈小林先生简介
艺术的责任
陈小林先生:清荷展玉缘
和田玉的细度、致密度与交织度——玉质
青莲
最新评论
回复:玉器的收藏是投资
回复:玉器的收藏是投资
回复:分享:《艺术的责任》
回复:玩玉心得
回复:一生花下相厮守
回复:一生花下相厮守
回复:一生花下相厮守
回复:一生花下相厮守
回复:琢玉
回复:(转)玉想 (节选)
最新留言
签写新留言

再感
感慨
友情链接

站点统计
blog名称:鸣亨玉道
日志总数:102
评论数量:158
留言数量:2
访问次数:2559356
建立时间:2006年8月15日
日志搜索

用户登陆
用户名称:
登陆密码:
密码保存:
琢玉
By  鸣亨玉道 发表于 2010/12/23 17:16:00 

品石玩玉心得—— 琢玉

玉雕需要文人的借助、参与和制作,我们都知道,金石篆刻艺术的发展,到了明代由于文人的参与制作,由以前的玉印、铜印时代,转化为石印时代,文人雅士皆能操刀于石上,根据个人的修养、兴趣、追求,就产生了不同的风貌,逐步形成了以地域为风貌的流派,人们一直延续至今。我想玉雕也是如此,但,玉雕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种难以入手的一行,因其硬度,需要磨琢,这给使用刀者成了一个障碍,就很少文人参与这里,现在不同了,随着工具的进步,电动工具多样化,文人介入便有了可能,首先,应让更多的文人参与设计,把他们的想法,用玉作为载体表现出来,成为一件艺术作品。

  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把自然的东西表现出来并给予美化。我认为所谓美化的地方,不是自然美的地方,而是石质绺、脏的部分。天下没有一块石头一模一样的,但形似的很多,经验积累的越多,设计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这个道理。

 

阅读全文(28702) | 回复(1)
回复:琢玉
By  人道酬情(游客)发表评论于2011/1/6 17:31:00 

想在苏州学习玉雕,有收徒的师傅请联系,本人勤劳有耐心 15250099506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9 1 :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本站域名: 只需要输入 blog.chinajade.cn
本项内容仅为防止垃圾软件恶意留言评论之用,给您带来不便请见谅!
博客首页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 使用帮助

和田玉 www.chinajade.cn 中国和田玉网